4月16日,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5年3月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。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王中華分析表示,3月住房市場成交活躍度提升,70個大中城市中,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城市數量增加。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,二三線城市環比總體降幅收窄,各線城市同比降幅均繼續收窄。
其中,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.1%,漲幅與2月相同,上海和深圳分別上漲0.7%和0.1%,北京和廣州分別下降0.2%和0.1%。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2月下降0.1%轉為上漲0.2%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分別上漲0.5%、0.4%和0.3%,廣州下降0.2%。
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持平,與2月相同;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.2%,降幅比2月收窄0.2個百分點。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.2%,降幅收窄0.1個百分點;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.3%,降幅收窄0.1個百分點。
3月,70個大中城市中,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城市有24個,比2月增加6個;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城市有10個,比2月增加7個。
同時,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降幅均繼續收窄。其中,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2.8%,降幅比2月收窄0.2個百分點。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4.1%,降幅收窄0.8個百分點。
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下降4.4%和7%,降幅比2月分別收窄0.3個百分點和0.4個百分點。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下降5.7%和7.8%,降幅比2月均收窄0.2個百分點。
“樓市小陽春已經確定,二手房是最大受益者。”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對記者表示,3月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.1%,上海、深圳新房市場的分化更為明顯,這種分化本質上是“政策精細化調控+區域供應錯配”的雙重結果,與區域供應結構和高價項目成交占比有關。例如,深圳新房價格自2024年10月以來已連續多月上漲,中心城區高價項目成交活躍,推動市場心理轉向“買漲不買跌”。
張波表示,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二手房銷售價格環比上漲城市只有10個,明顯少于新房的24個,但市場實際成交量占比卻不斷提升。58安居客研究院監測的重點城市數據顯示,今年1月至3月,二手房成交占比達65%,比2024年再上升4.7個百分點,其中一線城市占比最高,達70.5%,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占比分別為63.1%和61.8%。
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,相較2月傳統淡季,3月樓市量價數據全面回暖,釋放出市場信心修復的明確信號。3月數據全面企穩復蘇,當前整體樓市呈現見底企穩態勢,小陽春行情較為明顯。他認為,政策持續發力是市場變化的關鍵因素,一季度各地不斷出臺房地產政策降低了購房成本,提高了購房者入市的積極性,部分城市特別是一二線城市房價逐漸見底。
對于后續市場發展預期,張波認為,3月房價數據反映了樓市在政策托底下的結構性復蘇,驗證了“政策底”向“市場底”傳導的實際效果,但供需關系的根本性改善仍需時間,城市間分化仍是長期主題,后續須關注政策落實效果與經濟環境聯動性。他認為,3月市場的“小陽春”行情或將延續,但熱度會稍微降低。